飛力水力設計引領行業的技術發展,1980年發明了大通道抗堵塞葉輪設計,1997年發明了具有革新意義的無堵塞N葉輪技術。隨著不斷的技術創新完善,到2012年飛力推出了可以跳動的自適應葉輪。將無堵塞永久高效的技術理念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2.潛水泵的結構
N泵
葉輪采用半開式雙葉片、后掃式、無堵塞設計,導葉部分進行了硬化處理。當葉輪旋轉時能夠通過泵室(或插入環)上的釋放凹槽對葉輪進行清潔,使葉片上不積累雜質,從而維持水泵能無堵塞運行。葉輪具有特定角度的完全后掃式導葉,能夠處理固體、纖維、粘稠污泥和其它污水中的雜質。
2.1 水泵與底座的耦合
飛力潛水泵的出口與底座之間為自動耦合連接。水泵耦合接口與耦合底座之間的密封完全是金屬與金屬的接觸,這就對設備制造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與傳統設計的耦合密封采用橡膠密封圈來密封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避免水泵由于頻繁起吊而使密封圈磨損,導致水泵與耦合底座之間密封不好而造成的泵水力效率下降的現象。
(2)水泵檢修安裝方便,吊裝時無需考慮泵與底座之間的密封圈是否恰好處于安裝位置,吊裝時不需要排空泵坑。
2.3 電纜入口進線密封
為了防止由于電纜的密封失效而使介質進入電機的隱患,飛力水泵的電纜進線密封設計能消除一定的扭矩以形成一個防水的潛水密封。電纜進線包括一個柱形高彈性襯套,兩邊有墊圈,都與電纜和電纜進線緊密結合,電纜進線擠壓襯套以達到一個出口冒氣功能,該密封保證電纜更換方便。
不使用環氧、硅膠或其他二次密封系統進行密封。
2.5 獨有的Spin-out技術
在傳統水泵設計中,通常砂子之類的磨損性物質容易聚積在水泵的外密封腔,隨著水泵的運轉,磨損性物質在外密封腔沖刷,會對水泵帶來一定磨損,甚至直接磨透。
飛力水泵的外密封腔內有一個獨特設計的Spin-out螺旋凹槽,這項技術是飛力發明的專利技術。通過在外密封腔設計一個螺旋凹槽,離心力會把固體顆粒沿著螺旋槽方向送出密封腔,防止磨損性固體顆粒沉積在密封槽溝內側部分,從而達到去除雜質顆粒、減少磨損的目的。這樣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長了水泵的壽命,確保水泵的安全穩定運行。
2.6專業的潛水電機
電機是水泵的動力源。作為潛水泵的發明者飛力是既生產水泵又生產電機的制造商。
常規的電機制造商在設計電機和解決冷卻時,不會把潛水泵考慮在內。而飛力在設計和制造電機是針對潛水泵的領域,因此在選擇冷卻方法,絕緣材料和其它許多設計細節上,都只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讓潛水泵無故障地運行更長時間。
良好的熱傳導性
當制造商將現成的標準電機用于潛水泵產品時,其內部產生的熱量不能以有效的方式對外傳導。問題是如何產生熱量--電氣裝置的正常損耗--更容易傳遞給周圍的冷卻水。
飛力工程師在不增大電機體積的條件下,提出了一個有獨創性的解決方案:他們采用了大轉子,小定子,用這種方式將轉子產生的熱量轉移到了定子。
緊湊、可靠的絕緣
定子絕緣處理的普通方式是沉浸,這種方法總會在繞組中產生氣孔,從而影響了散熱(見圖示)。
而飛力采用一種TRICKLE(滴浸)的工藝進行浸漬絕緣處理,使絕緣樹脂流進繞組內,而毛細作用產生的吸力會將絕緣樹脂沿著每股導線吸入并填滿間隙而消除氣孔。從而使電機熱量得到更好的傳導。
TRICKLE(滴浸)的工藝進行浸漬絕緣處理,使絕緣樹脂流進繞組內,而毛細作用產生的吸力會將絕緣樹脂沿著每股導線吸入并填滿間隙而消除氣孔。從而使電機熱量得到更好的傳導。
延長了使用壽命
電機平均工作在120°C左右,我們用于電機繞組的絕緣樹脂允許電機長期在180°C下運行,即采用H級絕緣材料,是一般用途的電機的最高等級。
飛力堅持保留60°C的余量,原因很簡單:在每個絕緣等級運行的電機,溫升每低10°C,壽命就會增加一倍。因為選用了最高的絕緣等級,理論上飛力電機的壽命將達到20年。
有效的熱傳導
電機定子和定子殼之間的一層空氣就像被子一樣含住熱量,飛力采用一種技術使定子和定子殼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消除了這一層空氣。定子和定子殼是金屬之間的直接接觸,熱量可以有效地傳遞到被水所包圍的外殼。